关于《芜湖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2-01-01 15:31信息来源: 芜湖市应急管理局阅读次数: 字体:【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经济技术开

发区、三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芜湖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征求意见稿)》编制质量,更加科学编制规划,形成工作合力,现将征求意见稿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为2022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芜湖市应急管理局邮箱:2402017814@QQ.com 


  

  

芜湖“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芜湖市应急管理局

2021年12月

 

 

目录

一、现状与形势

(一)主要成效

(二)面临挑战

(三)发展机遇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 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二) 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四、 重点工程

(一)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程建设

(二)然灾害气象监测建设工程

(三)自然灾害抢险救援队伍建设

)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五)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三)强化政策保障

(四)加强队伍培养

(五)加强评估督查

 

 

 

 

 

 

 

 

 

 

 

 

 

 

 

 

 

 

 


芜湖“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防灾减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芜湖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更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等有关文件,结合芜湖实际,制定本规划。

、现状与形势

(一)主要成效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7°40′至118°44′、北纬30°19′至31°34′之间南倚皖南山系,系北望江淮平原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流经芜湖市的河流,以长江芜湖段为主干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水系“十三五”时期,全球气候异常多变,全市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尤其是2016年省境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和2020年历史罕见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据统计,全市年平均受灾人口66.2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4.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8.02千公顷,倒塌房屋400余间,直接经济损失31.56亿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共同努力,稳步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有力有序有效应对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全力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十三五”时期全市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分别为0.97%和0,低于1.5%的规划目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完善了芜湖市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全市防灾减灾工作机制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市政府及时调整了市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及其职责。以市减灾救灾委为依托,充分发挥其议事协调作用,完善和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形成自然灾害综合应对能力,初步建成了满足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节约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2.依法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不断提高。灾害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修订了《芜湖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和《芜湖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同步推进了县级应急预案修订工作,规范了灾害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应急处置等工作,为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直接指导

细化了政府各部门、各相关责任人的防灾减灾责任和义务,建立并完善了防灾减灾体系。在自然灾害应对和受灾群众救助工作中,不断强化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防御、应急物资、生活救助等能力,提高了自然灾害综合应对水平。

3.自然灾害监测体系得到加强自然灾害监测、综合预警预报能力不断提升。涉灾部门灾情预警、信息共享更加及时,多部门灾情会商、物资调配、抢险救援等协同联动更加高效。多渠道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显著提高。建成全市雨情、水情、汛情、灾情预报预警体系和信息发布平台,完善了防汛预警预报、群测群防和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在2020年洪涝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自然灾害风险管控能力不断提升成立了芜湖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县为单位推进了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普查,摸清灾害底数,明确风险程度。有针对性进行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推进灾害风险信息应用,完善了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强化四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体系建设,灾情信息报送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制定了自然灾害查灾核灾工作规程,提高了查灾核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水平

5.救灾物资储备网络进一步健全。初步建立了“市-县(市、区)-镇”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在无为市建立了救灾物资储备库,其一期项目占地面积1350㎡,总建筑面积800㎡,二期项目仍在筹建中。达到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水平。

6.防灾减灾工作基础持续夯实市直属学校应急抢险项目45个,投入资金550万元,涉及学校20所(含二级机构)社区减灾、科技支撑、队伍建设支撑作用不断凸显。社区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争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基层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得到有力推进。“十三五期间,我市共成功创建了15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33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依托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普及防灾知识,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7.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我市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人才发展战略,注重打造一支业务精且素质过硬的防灾减灾队伍。强化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每年至少就业务技能培训一次,培训覆盖率达到了100%。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以驻芜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人防专业队伍和基层灾害信息员在防灾减灾中发挥骨干作用,吸纳企业员工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强化日常培训和演练。完善了防灾减灾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在关键时刻能“打仗”、打“硬仗”。

(二)面临挑战

十四五时期,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高发态势仍将持续,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仍然严峻,在全球气候异常多变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各类自然灾害易发高发,洪涝、泥石流、山洪滑坡、干旱、台风、低温、冰雪、崩塌等灾害风险增加。灾害风险的系统性、复杂性持续加剧,对经济社会安全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此外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树立。重救灾、轻减灾的倾向仍比较普遍,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尚未完全落到实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尚待完善。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灾害信息共享仍有不足,基层应急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综合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交通、水利、农业、通信、电力等领域部分基础设施灾害抵御能力有待加强城乡老旧危屋抗震能力差,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存在短板,部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偏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管理不足,城市风险高、农村设防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有待加强。遥感卫星、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有待加强,预报预警时效性、准确性需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专业救援队伍力量有待加强,社会应急力量素质能力亟待提升区域救灾物资储备效能和保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美好芜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五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平安美好生活充满期待,全社会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高度关注,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将日益成熟和广泛使用,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区域合作日益深化,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重大战略叠加实施,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江北新区、全域孵化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芜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平台支撑进一步改善,为芜湖全面对接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高质量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带来良机,为我市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凝聚了强大合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应急管理厅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不断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全力推进自然灾害应对有序有效,芜湖市申报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基本原则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统筹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着力做好监测预警、应急准备、应急救援、生活救助、恢复重建等工作,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把握灾害形成和发生演变的机理和规律,科学实施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加强重点防治工程建设,完善建设标准并严格执行,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统筹协调,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坚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和主导地位,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分级负责,地方就近指挥、强化协调并在救灾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主体责任。更加注重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科技赋能、精准治理。加强新理念新方法技术装备的运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新体系,努力实现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精准、抢险救援高效、恢复重建有序。

——依法管理、社会共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制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三)规划目标

——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进程。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GDP的比例控制在1%以内,年均因灾死亡率控制在每百万人口1以内。

——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优化救灾物资仓储网络布局,筹备建立1个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推进避灾安置场所建设。推动避灾场所规划管理使用标准、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储备标准的制定和实践,实现全市避灾安置场所服务保障全覆盖。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防灾减灾知识的社会公众普及率显著提高,在校学生全面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探索整合更多资源,继续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力争共创建20个全国或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每个城乡社区均有不少于1名灾害信息员,多灾易灾镇、村设置A、B岗

——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从政策、机制、资金、保障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引导、协调和支持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关键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进一步提高。

——防灾减灾交流合作开创新局面,长三角、与毗邻市县等区域防灾减灾交流合作机制更加完善、成效更加显著。

——加强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减少城市内涝灾害。

——提高地质灾害监测水平,做好灾前预警,灾后迅速反应救灾能力。

——提高森林防火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森林火灾救灾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1.不断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不断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相互协同、属地为主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强化部门优势互补、职责分工明确、责任无缝衔接,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防灾减灾救灾格局建立完善较大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制度,深入分析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机理、致灾原因等特点规律,评估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处置成效,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防治措施和工作建议强化受灾地区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深化部门信息共享,健全军地协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基本形成资源统筹、信息共享、高效协同的运行机制。

2.不断健全规章制度和预案标准体系

积极贯彻落实自然灾害防治法有关法律法规统筹推进我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单一灾种制度文件制定和修订工作,着力构建新时代自然灾害防治法治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在自然灾害防治中的行业管理和协调配合职责,进一步理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关系,提高灾害防治法治化水平。着力强化灾前、灾中、灾后等灾害防范应对过程性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全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物资调拨、应急演练、应急响应、现场指挥救援等工作规程和标准,逐步完善覆盖全灾种、全过程的自然灾害防治标准框架,形成具有本地区特点的自然灾害防治制度和标准体系。修订完善各级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落实责任和措施,强化动态管理,着力提升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健全预案演练、评估和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灾害应急演练。

3.不断健全灾害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

继续推进完善各类灾害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建立应急、经信、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统计、粮食和储备、气象、林等单位的灾害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构建统一的灾害综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致灾因子、承灾体、救援救灾力量资源等信息及时共享。建立完善多部门预警预报、灾情会商、灾害损失评估的联动和共享机制加强灾害趋势和灾情会商研判。进一步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拓展人员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志愿者、基层各类信息速报员等作用

健全重特大灾害信息发布机制,统一做好应急处置的信息发布工作,强化信息公开,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发挥官方发布、社会主流媒体作用,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加强舆情监测和引导,及时发布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4.不断健全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

坚持政府鼓励、引导规范、效率优先、自愿自助的原则,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行业标准和行为准则,搭建统筹协调和信息对接平台,大力培育、孵化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各专业类型和服务特长的社会组织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综合风险调查、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慈善捐赠、生活救助、恢复重建、心理抚慰、科普宣传教育等工作。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的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农业保险大灾分散机制,积极推进巨灾保险试点,建立健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障民生”的巨灾保险体系和制度框架。推进完善农业保险、森林保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等,充分发挥保险在风险管理、灾后救助、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不断健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加强资源整合和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推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继续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体系,鼓励开发使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教学,加大教育普及力度。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月、国际减灾日等节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针对季节性和区域性自然灾害风险,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警示教育和应急演练。编制实施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培训计划,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完善跨部门协作和媒体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教育。

6.不断健全区域减灾交流合作机制

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整体规划,积极参与长三角防灾减灾救灾预案和应急协同体系,深化自然灾害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应急力量、救援专家、应急装备、航空救援、抢险救灾物资优势互补,健全快速投送联动机制增强区域风险防范能力。立足我市实际,加强与毗邻市的防灾减灾救灾区域合作,加快融入省际(省内)边界区域应急协作机制,强化跨区域应急合力

(二)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1.有效提升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

全面完成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编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防治区划图,修订地震、洪水、气象、地质、森林火灾等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

加强灾害风险监测空间技术应用,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加快灾害地面监测站网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5G等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的监测体系,升级改造感知设备持续提升气象、水旱、地震、地质、林业等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大力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强化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重大风险早期精准识别、灾害风险评估和综合研判。完善多部门共用、多灾种综合、多手段融合、上下贯通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精准度。完善跨部门、跨地域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强化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充分运用政务新媒体等途径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提高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和时效性。

2.有效提升灾害工程防御能力

强化防灾减灾关口前移,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风险源头治理。大力提高城乡住房和公共基础设施设防标准和抗灾能力,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居民住宅容灾备灾水平。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森林、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质量进一步改善。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和重大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区管理;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加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深入开展专群结合智能预警。加强林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摸清和减少森林可燃物载量,降低森林火险水平,提高防灭火能力。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物灾害防治水平。发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抗旱防雹、雨量调节中的积极作用。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编制全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图推进自然灾害高风险地区居民搬迁避让;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试点,持续推进农村居地震安全工程强化活动断层探测和城市活动断层强震危险性评估。实施全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区域排涝、山洪灾害防治、重点湖泊防洪综合治理等,强化灾害防御力。加快中小型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提高抗旱供水水源保障能力和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完善市和县级城市、工业园区及重要乡镇的防洪排涝体系;老城区结合更新改造,补齐短板,有效缓解积水内涝现象。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改造、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等工程。科学规划建设管理应急避难场所,逐步提升避灾防灾能力。

3.有效提升应急抢险救援救灾能力

按照资源整合、共建共用、区位互补、行动快速、救援高效的原则,构建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力量为突击、社会救援力量为支撑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统筹安全生产、防汛抗旱、灾害救援等应急救援力量,完善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强化基础保障和实战演练,加快构建大型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与无人机高低搭配、远近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合成的消防应急救援航空器体系提升精准快速应急救援能力。推动市、县(市)加强应急指挥部建设,健全应急指挥、装备储备调运平台体系。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强化专业装备配置和专业训练演练,提升应急救援综合实力。社会力量为补充,发展壮大农村、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支持应急救援社会团体组织和民间救援组织,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形成多方参与、协调联动、共同应对的“大应急”救援格局。

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力量资源调配,切实做好转移安置、人员搜救等抢险救援工作。完善灾害应急、过渡期救助、倒损民房恢复重建等政策,提高应急救援和救灾救助水平。科学规划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在多灾易灾地区推广基层避灾点等综合减灾设施建设。

4.有效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紧急配送和监管体系,完善工作制度,加快推进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的标准化建设进程。根据区域风险情况和灾情特点,统筹布局应急物资储备库(点)建设,科学确定应急物资储备品种、储备规模和仓储布点,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市、县、乡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场所建设。落实救灾物资分级储备主体责任,加强专业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包括应急供货平台、协议供货、预购代储等方式的救灾物资虚拟储备体系,扩大虚拟储备范围,提升物资储备调运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调拨使用和更新工作机制,规范应急物资补充、更新标准,制定灾害应急处置期间紧急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优化紧急采购流程。加强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提升应急物资综合管理数字化水平。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积极探索应急物资管理大数据应用,建立救灾物资进出库管理、库存管理、费用管理、往来账款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市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到2025年实现县级以上储备的各类应急物资实时监测、快速调拨、全程追溯。

5.有效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持续部署实施一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推荐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引导带动内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以及装备的研发与示范应用。统筹协调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科技资源和力量,加强防灾减灾智库建设,打造防灾减灾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队伍,组建防灾减灾专家库,充分发挥决策咨询作用。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加强防灾减灾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统筹建设自然灾害人才队伍,组建自然灾害高端智库,发挥决策咨询作用。

6.有效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

结合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区域协同发展等战略实施,完善“县指导、乡为主、村服务”的城乡灾害综合风险防范体系和应对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城乡防灾减灾救灾发展。实施基层应急能力提升计划,组建由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加强村(社区)应急管理力量建设,建立镇(街道)应急管理责任清单,加强县乡村三级标准落实力度。镇(街道)依托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组建“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继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继续吸收整合多方资源。逐步形成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引领的基层减灾能力建设体系。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加强社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制定社区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对灾害处置能力。加大对多灾易灾的地区减灾能力应急疏散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应急志愿者、社区居民参与防灾减灾活动,不断夯实群防群治基础。

四、重点工程

(一)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程建设

组织开展芜湖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全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当前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委、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开展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风险要素全面调查,突出洪水、地质、地震等自然灾害重点隐患调查,查明区域减灾能力,建立全分区域、分类型、分要素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根据国家统一开发的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评估与制图系统,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编制芜湖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修订主要灾种区划,编制综合风险区划和灾害综合防治区划。

专栏1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程建设

1.组织开展芜湖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当前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

2.建立全市分区域、分类型、分要素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

3.编制芜湖市县(区)级1:5万或1:10万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

(二)然灾害气象监测建设工程

围绕芜湖水旱灾害防御全面提升城乡气象灾害精密化监测、 精准化预报、精细化服务能力实现城乡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均衡发展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城乡人员伤亡打造安徽气象防灾减灾的芜湖样板。

专栏2  然灾害气象监测建设工程

围绕长江、青弋江、漳河、西河等重点流域,根据芜湖地 理环境和天气系统变化特征,规划建设4部以上相控阵雷达、1部微波辐射计、1部云雷达、1部风廓线雷达、1部毫米波雷达、1部激光雷达,使芜湖具备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龙卷等快速 移动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立体监测能力;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河流河段以及重点行政村新建、升级改造区域自动气象监测站15-20 个,提升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基于物 联网技术的具备天空图像功能的微型气象站网,构建城市气象 监测细网络;发展基于无人机的空基气象探测,推进卫星遥感 能力建设。建设安徽省气象装备计量检定芜湖分中心、物资储备库。

(三)自然灾害抢险救援队伍建设

山区及森林资源密集区域,加强建设森林火灾专业防扑火救援队伍,配备扑火装备,定期组织森林扑火培训和演练,提升发现、处置初期森林火灾的打早、打小、打了的能力。探索建立与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共训、共练、共战机制,加强日常联合培训,做好互补共进。在水旱灾害常发地区、重点流域,依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农技人员和相关单位人员等组建防汛抗旱专业队伍,着力构建紧密型、联动型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形成以专业化队伍为基础、第三方力量为保障的多层次防汛抗旱抢险队伍体系,加大防汛抗旱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力度,有效提升救灾组织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地震灾害救援队伍,加强专业救援装备配备,强化实训演练。建立与驻芜部队、武警芜湖支队、预备役部队的协同机制,加强区域性应急联动,提升区域性地震现场应急救援队伍跨区域应急协同能力依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等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地质灾害危险点防灾责任人等组建地质灾害应急队伍。依托现有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队伍和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市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强化应急救援装备储运和训练设施建设,加强应急培训教育和实战演练,拓展水上搜救、电力保障、道路抢险、通信保障等救援功能,持续提升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专业救援和综合保障能力。

专栏3  自然灾害抢险救援队伍建设

1.加强森林火灾专业防扑火救援队伍建设在山区及森林资源密集区域,加强建设森林火灾专业防扑火救援队伍。

2.加强防汛抗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形成以专业化队伍为基础、第三方力量为保障的多层次防汛抗旱抢险队伍体系。

3.加强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备专业救援装备,强化实训演练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应急协同机制

4. 加强其他重点领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市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拓展水上搜救、电力保障、道路抢险、通信保障等救援功能

)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依托芜湖建设应急救援基地,推进应急救援指挥、基础网络设施、救援力量、救援保障等工程建设,遂行指挥调度、消防灭火、紧急输送、搜救、应急通信等任务,形成覆盖我、辐射周边的应急救援能力。

建立健全长江水上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设芜湖三山、裕溪口水上应急救援基地。

专栏4  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1.打造以直升机、固定翼飞机为支撑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实施阶段(2021年)完成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和取水点选址。完善阶段(2022-2023年)建立完善应急航空救援联动协同机制,推进备勤基地、直升机起降点建设等工作。深化阶段(2024-2025年)完成航空器、备勤基地、临时起降点等建设

2.芜湖三山、裕溪口水上应急救援基地。

(五)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

推进市-县-乡人民政府储备满足本行政区域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应急物资保障需求,并留有安全冗余。特别是加快推进基层备灾点建设,加强交通不便或灾害事故风险等级高的乡镇应急物资储备。在灾害事故高风险地区开展家庭应急物资储备示范推广推广使用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平台,实现应急物资全程监管、统一调拨、动态追溯、信息共享、决策支持等多环节、全链条畅通。

专栏5  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

1.推进市-县-乡人民政府储备满足本行政区域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应急物资保障需求,并留有安全冗余。

2.加快推进基层备灾点建设,加强交通不便或灾害风险较高的乡镇应急物资储备。

3. 推广使用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平台,实现应急物资全程监管、统一调拨、动态追溯、信息共享、决策支持等多环节、全链条畅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减灾救灾委员会负责本规划的统筹协调,各县市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及市级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完善工作机制,切实落实责任,确保规划任务有序推进、目标如期实现。各县市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及市级有关部门应根据本规划要求,结合当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际,制定相关综合防灾规划,各级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编制部门规划时要加强与本规划有关内容的衔接与协调。

(二)加大资金投入

县市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及市级有关部门要将防灾减灾救灾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投入力度,将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和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支持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事业。

(三)强化政策保障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各项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规范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程序,持续深化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相关制度标准的宣传普及和贯彻实施,实现综合防灾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四)加强队伍培养

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抢险救灾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强化基层灾害信息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队伍建设,扩充人才队伍数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过硬的防灾减灾救灾人才队伍。

(五)加强评估督查

县市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及市级有关部门要将主要任务完成情况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健全督导检查工作机制,确保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制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