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防灭火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11-30 15:40信息来源: 芜湖市应急管理局阅读次数:编辑:办公室 字体:【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统筹部署,压实防火责任。市领导两次组织召开全市森林防灭火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春季、秋冬季森林防灭火重点工作。春节、清明、五一等高火险时段印发《森林防灭火工作提示单》。各县市区、开发区派出巡林巡逻人员400余人次,设立防火检查站点100余个,在重点地段、重点山头开展巡查,组织护林员全天候携装巡逻,积极引导文明祭祀,发现火情及时处理。

(二)强化宣传引导,提升防火意识。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工序,从思想上把握第一道防线。利用广播、宣传车入村入户,提醒广大村民和进山游客自觉遵守野外用火管理规定。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森林防火,商请通信公司群发森林防火宣传短信3万条,发出森林火险预报2000余条,引导群众强化森林防火意识。11月份,防火期伊始,要求各地相继发布禁火令、封山令;在重点地段张贴禁火海报、防火标语300余份;同时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五进”活动,聚焦林区作业人员、周边生活群众以及进山游客、居家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精准开展防火宣讲。

(三)强化隐患整治,清理安全隐患。制定印发《芜湖市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违规农事用火、祭祀用火、生产性用火、非生产性用火行为。截至目前开展督查巡查110余次,排查整治森林火灾安全隐患80余处,制止野外违法用火行为8起,教育、劝阻27人,野外违规用火行政立案2起,处罚2人。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全面细致地自查自纠,制定责任清单和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落实责任到人,切实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处置能力。今年3月和10月共举办2期全市森林防灭火应急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实战经验丰富的内蒙古森林消防驻皖支队指战员、南京警察学院教授等系统教授林火知识、扑救技能和安全避险常识等知识和实操技能。7月份,借着国家森防办送教下基础的契机,对我市应急部门新组建的2支森林防灭火专业队伍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10月下旬与合肥市联合举行毗邻区域森林火灾联合应急演练,围绕“实兵、实装、实火、实战”,有效检验我市森林火灾应急响应能力、森林防灭火专业队伍的实战能力。另外还组织队伍开展集中训练,选拔7人代表队,于20234月参加全省应急行业暨森林扑火比武竞赛,综合获团体第二名,其中理论单项第一名、无人机标图作业单项第二名,个人全能第五名。

(五)强化科技运用,高效监测预警。在重要时间节点,派出固定翼飞机在全市林区开展森林火情监测巡飞,预计今年底达到巡护200个航时的目标。联合市林业部门指导各国有林场采购无人机定期开展森林防火巡护,并积极申请省级专项资金维护现有森林防火瞭望塔,完成信息化改造,推动形成“天、空、地”一体化预警监测体系。此外,还依托城市生命线工程二期项目,于今年底前先期完成覆盖中心城区的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建设,搭建起市级森林防火信息化平台,并将该系统接入市应急指挥系统进行联动共享。随后各县市区(非主城区)逐步投入资金保障,在森林火灾高风险地区建设监控点位,并将各个点位统一纳入到市级森林防火信息化系统加以监测调度。通过建设预警监测系统实现火情自动监测,达到24小时全天候监控。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域范围的森林火灾高风险区预警监测的全面覆盖。

二、森林防灭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林下可燃物超标。随着国土绿化和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中幼林面积大幅度增加,尤其以松、杉为主的易燃针叶林所占比例较大,城市及周边景区公园大量增加,林城相连趋势益发明显。加之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大部分林区植被茂密、林下可燃物载量不断增加,且清理难度大、成本高,可燃物载累积的风险不断增大。

(二)火源管控难度大。一是我市部分山区存在大面积林田交错区,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导致部分农田抛荒地,多年无人耕种,杂草、杂灌丛生,与周边山场连为一体,极易造成引火上山;二是农事用火危害大,山区烧火粪、烧秸秆等老旧习俗根深蒂固、屡禁不止。三是祭祀用火管控难度大,我市多数地区尚未完全实现集中墓葬,山区存在大量坟墓,且分布点多面广,群众上山祭祖,烧纸烧香、燃放鞭炮,极易引发火灾。

(三)思想认识存在差距。近年来,我市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部分地区和少数领导干部对森林防灭火工作产生懈怠,风险防范意识有所下降。对宣传教育、火源管理、隐患排查整治、日常巡查巡护等基础性工作有所放松,甚至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对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制度建设、能力建设、防灭火经费投入等基础性工作不重视、投入少。

(四)装备设施有待提升。林区防火路网、防火隔离带密度低,灭火蓄水池、蓄水桶数量不足,监测预警设备覆盖率低、存在盲区死角,应急道路道路狭窄、不能保障扑救车辆顺利通行,队伍营区营房、训练场地缺失,以水灭火装备、大型机械配备不足等诸多问题一直是困扰基层防灭火能力提升、特别是应对重特大森林火灾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五)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大部分队伍是林业部门依托国有林场建立并管理,目前仅有2个县区应急管理部门建立了森林防火专业队。二是标准化建队落实不到位,队伍“建、管、养”是一项高投入、长期性的公益性事业,队伍建设能否达标主要取决于地方领导的重视程度,需要长期、稳定投入。国家和省级层面都曾出台了队伍建设标准,但实施效果不好,按照相关队伍建设标准,目前全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专业队伍达标率不足50%。三是扑火专业能力不强。队员老龄化趋势明显,平均年龄超过45岁,50岁以上的占到60%。由于年龄大、体能弱,加之日常演练不足、缺乏专业指挥,队伍实战能力不足。四是扑火装备相对落后,个人防护装备标准低,防火阻燃效果差。灭火装备性能落后,仍以风力灭火机和二号工具为主,扑火效率低、扑救危险性高。新技术新装备运用少,高性能森林消防消防车、全地形运兵车、隔离带开设大型机械等高技术装备短缺,高扬程森林消防水泵等安全高效的以水灭火装备亟待推广普及。五是火场通信指挥手段严重缺失。受山区地形复杂和通信基站少等因素影响,手机、对讲机等传统通信手段基本无法在复杂地形保持远距离通信。目前,我市绝大多数防灭火队伍只配备对讲机等通信装备,没有配短波电台、卫星终端等针对复杂地形的有效通信手段,进入火场后队伍往往与后方指挥所“失联”,对于火灾扑救组织指挥和队伍人员都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