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芜湖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4-07-23 15:56信息来源: 芜湖市应急管理局阅读次数:编辑:办公室 字体:【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十三五”期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亡人数,比“十二五”期间分别下降47.05%、28.15%,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5年“双下降”未发生重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实现了市安委会确定的“十三五”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目标。

一、规划编制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十四五”安徽省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编制思路

紧密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十四五”安徽省道路交通安全规划》有关要求,结合我市交通安全发展实际,科学系统谋划全市交通安全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一)健全机制,协同治理。坚持系统思维,构建更为严密的交通安全责任体系和更加系统的现代交通治理体系,强化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治理格局。

(二)夯实基础,源头治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础性、源头性、系统性问题,下大力气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升道路交通各要素的本质安全水平。树立事前预防、主动防控思想针对突出问题追本溯源、防范化解源头风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改革创新,依法治理。坚持深化改革,加快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将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道路交通各要素各环节 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培育全社会交通安全法治文化。

(四)科技赋能,智慧治理。坚持科技驱动以支撑实战为牵引,探索研发新技术新方法,巩固深化先进装备应用,让科技为交通安全赋能。推动新兴科技与交通安全工作深度融合,运用前沿技术助力交通安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创新,提升交通安全治理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三、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共包含十个章节,分别是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趋势、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现代治理体系、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依法治理能力、打造安全有序的道路通行环境、强化车辆本质安全和运行安全、提升道路交通参与者安全文明素质、完善道路交通应急处置和救援急救机制、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科技创新应用、保障措施。

(一)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趋势

我市公路总里程 10984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367.019公里,农村公路里程9648公里。特别是“十三五”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73.13万辆,机动车驾驶人 114.55万人,与“十二五”末相比机动车保有量、机动车驾驶人分别增长 73.19%、37.02%。同时地区和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农村交通安全问题凸显公众交通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交通违法行为仍较为普遍货车和低速电动车等违法违规生产改装问题依然存在,道路通行条件总体不平衡,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水平有待提升,道路交通相关行业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依然突出,企业重效益轻安全问题长期存在。

(二)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围绕减少事故、保护生命,着力完善制度机制健全责任体系 加强法治建设 强化基础保障,切实提高现代通治理能力和道路交通整体安全水平,努力从根本上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解决制约道路交通安全的深层次、根源性、瓶颈性突出问题,全力防范化解道路交通重大安全风险,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总量,防控较大道路交通事故,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规划目标:道路交通现代治理迈上新台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合力进一步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社会参与度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现代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道路交通治理能力达到新水平。法治思维、系统观念不断融入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新技术充分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交通秩序明显改善,风险防控执法管控与应急救援等能力明显提升。道路交通本质安全实现新提升。公路和城市道路安全设施更加规范完善,道路通行环境更友好、更安全。机动车产品安全技术标准更加严格,生产一致性 主被动安全性明显提高,智能辅助安全保障技术广泛应用。道路交通文明意识得到新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守法意识、规则意识显著增强,全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与我市机动化程度相匹配的全社会“汽车文明”基本形成。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取得新成效。在机动车、驾驶人、公路通车里程和公路运输量大幅增长的环境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稳中有降,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有效压降,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有效遏制,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

(三)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现代治理体系

1.健全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体系

建立健全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推行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党政领导到场制度,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健全全链条、可追溯的管理机制。

 2。依法压实道路交通相关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推动层层压实道路交通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安全管理、安全投入、产品质量、教育培训等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3.完善城乡交通安全协同治理机制

进一步强化城市交通安全精细化风险治理协作机制,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基层社会化治理,进一步落实乡镇政府交通安全监管责任。

4.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信用体系

加快推进道路交通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建设,推进信用数据共享公开,,实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四)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依法治理能力

1.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制度体系

全面贯彻依法治理要求,推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在我市的贯彻落实,细化执法标准,加大普法力度,提高与我市实际的衔接效果。

2.提升执法管理水平与执法效能

健全完善执法能力提升体系,加强法治人才培养,加强路面执法力度,健全完善执法效能评价体系

3.提升重点违法违规行为治理能力

建立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动态研判、常态治理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在执法办案工作中的深度应用,推动新技术智能辅助执法。

(五)打造安全有序的道路通行环境

1.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性

推动压实县乡两级政府责任建立健全高风险路段排查机制继续深化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力度。

2.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重点路段安全提升

巩固提升干线公路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治理效果,优化穿村过镇路段交通组织和安全设施设置,引导不同性质交通流分道行驶,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空间。

3.强化高速公路重点路段安全保障

针对确需升级改造的结合高速公路改扩建养护工程,分类  分批、分期推进提质升级工作,优化提升互通立交及出入口等交通组织

4.精细化提升城市道路通行安全性

建立健全城市道路隐患协同治理机制,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全周期管理,加强重点区域综合治理,探索通过城市智慧基础设施建设、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车路协同技术等提升道路安全性。

5.健全道路安全性评价体系与评价制度

推进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跨部门共享,持续开展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严重安全隐患分析研判工作,健全完善通报挂牌机制,推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六)强化车辆本质安全和运行安全

1.推动落实车辆生产销售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严格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压实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深化资源要素共享,完善违规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退出机制。

2.进一步提升重点车辆安全性能

强化标准引领,落实机动车运行安全国家标准,推进客货运车辆辅助安全、主被动安全标准升级。

3.开展违规车辆专项治理

加强车辆生产、销售、登记检验和使用等环节的一致性监督检查和动态监管,加强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管理

提升道路交通参与者安全文明素质

1.建立健全社会化宣传教育体系

建立健全党委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协作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全面强化规则意识培育和法治教育。

2.着力提升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

强化驾驶培训机构落实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探索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驾驶考试管理中的应用。

3.重点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创新农村安全文明交通共治模式,提升宣传劝导及教育引导水平。

4.全面落实全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系统性开展全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建设功能齐全的交通安全宣教基地和交通安全主题公园提升宣传教育的体验感和实用性。

5.大力推进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及传播

培育和践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交通安全文化,建立中国特色的交通安全文化范式和准则,推动全社会共同抵制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八)完善道路交通应急处置和救援急救机制

1.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专业化水平

健全完善道路交通应急管理和救援标准体系,健全道路交通突发警情信息报送处置体系。

2.完善道路交通应急救援机制

健全完善道路交通应急救援机制,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道路交通应急救援指挥联动机制。

3.提升道路交通事故伤员的快速救援救治能力

完善统一高效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运行管理体系健全救助基金筹集制度,持续健全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警医联动救援救治长效机制。

(九)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科技创新应用

1.建设交通管理科技联合创新体系

深化道路交通全要素协同管控理论及技术研究健全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技术支撑体系

2.推动交通安全科技装备智能应用

推动农村交通安全科技应用创新深化交通违法发现查处、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加强交通信号联网联控。

3.开展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探索

创新基于5G的可穿戴装备移动执法、无人机指挥管控、车联网等场景应用。

(十)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队伍保障加强经费支持加强考核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