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期意见征集活动主题:市安委办关于征求2020年芜湖市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政府,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大桥开发区管委会,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市安委办牵头拟定了《芜湖市安全生产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请各地各单位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提出修改意见,于2020年4月9日前加盖公章反馈至市安委办,逾期不反馈视为无意见。
芜湖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3月9日
(邮箱:whsajjzhk@126.com)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经研究,制定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推动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坚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不断强化,部门监管责任持续加强,企业主体责任充分压实,十五个安全生产专门委员会工作机制全面建立并有效运行,努力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重点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1.深入开展宣传贯彻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和1月23日就“2019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校干部培训内容,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牵头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应急局,协同责任单位: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2.推动落实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加大《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力度,进一步明确责任、措施和要求,确保2020年各项任务措施落地生根。实行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定期提示机制。(责任单位:各有关部门按照任务分工分别落实)
3.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城市安全发展总体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信息化方案编制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细则》宣贯,按照任务分工,各牵头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组织实施,加大创建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力度。(牵头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协同责任单位: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4.谋划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推动落实2020年之前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目标。起草《芜湖市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推进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起草工作,推动将安全生产、消防、道路交通安全重要指标纳入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牵头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协同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安委会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5.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严格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基础。完善市属国有企业安全生产考核工作,加强对改革重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督促指导,切实发挥在芜央企、省属企业和市属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的表率作用。建立健全市属企业境外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生产督促提醒机制。(牵头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国资委,协同责任单位: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6.落实领导干部责任制。推动《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安徽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落实,推动将安全生产纳入党委常委会及其成员职责清单。修订安全生产考核办法,完善评价指标、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牵头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应急局,协同责任单位: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7.完善部门监管机制。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动十五个安全生产专门委员会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挂牌督办重大安全隐患,开展安全警示约谈,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有效防范化解行业领域重大安全风险。(责任单位: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8.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完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机制,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严格执行事故整改评估制度。推进一般事故调查报告库建设,规范事故统计直报制度,建立事故统计信息共享机制,做好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严格一般事故挂牌督办,制定挂牌督办事故审核程序,跟踪评估一般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加大约谈、警示、通报等工作力度,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牵头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协同责任单位: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三)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
9.全力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治理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化工产业升级,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深化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推动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各环节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牵头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协同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组织开展危险废物排查,集中整治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问题。(牵头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协同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公安局等)
10.深入开展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整治行动。以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博单位等为重点,全面开展建筑内部及周边道路消防车通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督促管理使用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落实维护管理职责,严格按照标准划设消防车通道标志标线,设置警示牌,预留消防车通道宽度,并定期组织开展巡查、检查和维护等。对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予以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探索完善停车供给优化、多部门联合惩戒等消防车通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牵头责任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协同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应急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文旅局等)
11.开展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综合治理。以房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轨道交通工程为重点开展综合性治理,强化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监管,聚焦桥梁隧道、脚手架、高支模、深基坑、起重机械、地下暗挖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和违规挂靠、无证上岗等行为,严禁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员进入建筑市场,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与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城管局、市重点处等)
12.深化瓶装液化气专项治理。深入开展瓶装液化石油气“百日攻坚”行动,严厉查处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储存、充装、运输、使用等环节中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瓶改管”工作,规范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秩序。(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协同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财政局等)
13.深化非煤矿山安全风险隐患防控治理。强制淘汰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非阻燃材料以及干式制动井下无轨运输人员、油料和炸药的车辆等落后工艺设备,加大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力度,深入开展尾矿库“头顶库”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一批尾矿库闭库销库。加快推进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牵头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协同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4.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开展车辆非法违法营运专项整治,严厉查处长途客车、旅游客车、危险品运输车、重型载货汽车非法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特别是农村道路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严查“三超一疲劳”等非法违法行为,从严纠治高速公路占用应急车道违法行为。推进“两站两员”建设。加强长江、内河水上交通和港口、渡口码头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强化校车、渣土车和公交车安全管理。健全完善高速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局、市教育局、市城管局等)
15.排查治理城市道路塌陷隐患。全面排查梳理湿陷性黄土区域、地下工程施工影响区域、老旧管网集中区域、地下人防工程影响区域主要道路,对发现的塌陷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理。强化城市道路塌陷源头因素的安全管理,对地下工程施工现场周边沉降变形加强监测监控,按规定采取工程措施,严格控制路面沉降;对存在渗漏隐患的老旧管网,制定改造计划有序推进;对湿陷性黄土区域道路路基加强排水,采取拦截、防渗漏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塌陷的巡查防控常态化机制,加大道路、市政管网等城市重大公共设施的检查力度。(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市人防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重点处等)
16.强化火灾风险防控。持续推进冬春、夏季火灾防控和电气火灾等各项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紧盯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博单位、学校医院、养老机构、公共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多合一”、城中村、群租房、老旧小区、民俗客栈、小微企业、家庭作坊等高风险场所,重点整治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疏散通道不畅通、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突出风险,加大执法检查和联合惩戒力度。加强林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森林火灾防控工作,组织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责任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应急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17.深化其他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防范措施落实。(责任单位:市应急局)持续推进烟花爆竹、特种设备、民爆、电力、油气输送管道、旅游、农机、渔业、校园实验室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有效防控安全风险、坚决消除安全隐患。(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等)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实施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和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开展非煤矿山、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做好源头防范(牵头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协同责任单位:各有关部门)。
(四)加强事中事后安全监管执法
18.健全执法保障。待国家有关制度出台后,及时研究《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贯彻意见。加强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专业人员配备和培训,进一步完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功能区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做好资金、装备保障,强化安全生产基层执法力量。(牵头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委编办,协同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等)
19.执法服务并重。推动落实对高危行业领域重点企业执法检查全覆盖,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等工作。合理划分执法管辖权限,明确职责分工,避免多层级重复执法和执法缺位。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和省级应急管理综合平台,加强安全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
(五)推进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20.推进科技兴安、科技强安工程。推进监测预警系统、指挥调度系统、抢险救援系统等三大系统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一是推进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维护好高速公路、危险化学品、地质灾害等监测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行。(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快城市生命线、消防、非煤矿山、尾矿库等重点行业领域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应急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是推进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实施指挥协调能力提升项目,推进建设市级应急指挥场所、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感知网络、应急通信网络和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牵头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协同责任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三是推进抢险救援系统建设,开展应急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升监测预警、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基础保障等四大应急能力。(牵头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协同责任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21.完善社会化市场化的风险防控制度。宣传落实好《安徽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鼓励公众检举重大风险隐患和企业违法行为,激励全民参与、监督、支持安全生产工作。支持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领域进行舆论监督。推动高危企业规范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督促高危企业全面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推动落实安责险保险机构事故预防技术规范。规范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领域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财政局、芜湖银保监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
22.实施重点领域安全治理工程。持续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扎实开展道路安全“五小工程”,加强上跨铁路的公路桥梁、道口安全管理,提升道路桥梁本质安全水平。推动“两客一危”车辆安装升级防碰撞设备、驾驶人智能监控报警装置等。开展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团雾多发路段治理、农村公路平交路口“一灯一带”建设、公交车和桥梁防护安全专项治理,加大城市重点铁路道口“平改立”和线路封闭的推进力度。深化渔业、农机、公路水运工程和电力等行业领域平安创建。(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等)
23.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实施应急预案备案分级管理,将企业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实施以及应急资源信息填报等工作纳入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加强消防综合性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强化多种形式消防力量的管理使用,定期对政府专职队、企业专职队和单位微型消防站开展业务指导,建立完善联动机制。加强消防职业荣誉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建立吸纳优秀人才加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机制。贯彻国家相关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政策规定,支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消防救援支队)
24.做实安全生产宣教培训。借助“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消防安全日”“交通安全日”等活动载体,盘活政府网站、微博微信、“村村响、户户通”等线上线下资源,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做实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化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安全素质,增强全民应急意识和技能。实施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从业人员的各项培训考试制度。推进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认证、注册执业试点工作。探索互联网+安全培训。(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芜湖传媒中心、市应急局、团市委、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