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收藏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最新要闻

我市非煤矿山领域“互联网+监管”初显成效

发布日期:2024-05-17 16:33来源:芜湖市应急管理局阅读次数: 字号:

项目总投资约600万元,于2023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全省市级首家,2023年9月在全省应急管理科信会议上列入典型介绍;2023年12月,被省应急厅推荐上报应急部智慧应急星火计划。一是立足实际构建实时应用场景。建设期间克服道路状况复杂、网络覆盖率低、取电用电难、涉农涉地事项多等困难,发动市、县、乡镇、村居各级力量,通过采取实地踏勘、挂图作战、定期调度、会商研判、集中攻关等方式,紧盯时间进度节点,严控项目建设质量标准,完成6家地下矿山9366米的井下巷道、硐室进行三维建模,接入各类监控监测数据点位共157处;完成33家露天矿山建模面积29.59平方公里,接入边坡监测点位101个,接入视频监控点位215个,对31座停产停建地下矿山全部建成“电子封条”系统。二是完善“互联网+监管”功能建设。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三维建模、数据采集、视频监控、风险智能预警模型搭建等技术手段,对全市非煤矿山进行动态监测、智能分析、实时预警、科学预判,并结合地图进行直观展示,提供待办提醒、隐患排查、移动端等服务,打造实时管用的“互联网+安全监管”平台。同时,预留标准接口,满足未来新建系统无缝对接。三是有力提升综合监管实效。推动“全覆盖、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运维管理,确保系统安全畅通。目前系统已归集一企一档数据7725条,应急管理及事故管理数据1221条;形成风险管控数据4508条,形成企业隐患治理档案570个,报警数据处理9000多条,预警数据处理1184多条,实现芜湖市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效能和智能化水平稳步提高。同时加强我市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专业培训,依托系统进行远程指挥调度、模拟化演练,检验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实战运用。